【两会特刊】青海日报_爱游戏官网app登录入口_爱游戏官网平台登录入口
当前位置: 首页 > 客户案例

客户案例

【两会特刊】青海日报

作者:爱游戏官网app登录入口  时间:2024-04-08 05:26:35


  板房教室内书声琅琅,“家门口”的就业培训如火如荼。春耕开启,灾区群众在田间地头播撒春天的希望,房屋安全性鉴定、群众安置、项目梳理、规划编制等工作有条不紊推进……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在青海海东灾后重建现场,千千万万个脚步踏春而行,重建美好家园。

  面对突如其来的地震,习第一时间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张国清副总理深入一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现场指导抗震救灾,极大鼓舞了全省上下战胜地震灾害的信心和决心。

  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成果,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18个教育、卫生领域项目先期开工……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如今,朝着重建美好家园的目标,青海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再启新征程,凝聚起强大的信心和力量,用心用情做好灾后重建工作,让新家园更美,好日子更甜。

  “阴面有些冷,那我们就从阳面开始干,工程已经进行了一大半。”3月6日,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教育局负责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的韩玉财,带着记者走进白庄镇拉边小学,校园内,一边是书声琅琅的教学区,一边是加了防护栏的施工区,两区互不干扰,既能够保证地震受损教学楼的维修加固,又能够保证学生安全上学。

  心中装着群众,肩上扛着责任。地震发生后不到一个月,循化县在不具备施工条件的情况下创造条件,38所受灾学校先期开工,拉边小学就是这里面之一。

  为了保证实施工程质量,受损房屋墙面全部拆除,加装了钢丝网片,墙体加倍牢固,在寒冷的天气条件下,工人同时将好几个火炉放在一间屋子里施工,确保实施工程质量不受天气影响。

  除了保证实施工程质量,循化县教育局也借此机会大力改善乡镇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对受灾学校内老旧的地砖、门窗、采暖、照明做全面改造,水泥地坪换地砖,旧门窗换新门窗,日光灯变护眼灯,空气能取代生火炉……让孩子的学习环境更舒适。

  事关民生,不可怠慢。3月4日,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官亭镇鲍家小学,主教学楼维修工程已完成室内作业,正在进行楼体外墙粉刷,工程已近尾声。

  1月15日开工以来,民和县首批开工的鲍家教学点、先锋教学点、鲍家幼儿园、河沿幼儿园等修复工程在春节期间依然坚守施工,目前均已完工交付,第二批灾后重建计划的官亭镇中心学校楼体加固修复项目于近日全面开工,预计8月底前交付使用,孩子很快就能重返自己的校园。

  从线上复课到线下复课,从教室到板房,来自老师、家长、爱心人士的爱紧紧包围着孩子,他们在懵懂中获得保护,在保护中懂得感恩,在感恩中学会奋进。

  如今,灾后重建工作全面启动,受灾区县不等不靠,抓早抓实,扎实推进先期开工的教育、卫生等领域项目,项目一个一个盯,环节一个一个抓,急难愁盼一件一件落实,确保灾后重建项目高效率、快节奏,在保证安全和质量的前提下跑出“加速度”。

  3月7日,化隆回族自治县塔加藏族乡曹旦么村安置点的板房里,一场接地气的“板房课堂”开讲,曹旦么村驻村周拉,用乡音以“拉家常”的方式,结合灾后重建政策措施,为大家解读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

  “政府为我们调拨安置板房,发放米面油等生活物资,现在又为我们争取灾后重建的项目、资金,党的政策好不好?”

  “好啊,党和国家关心我们,关心‘三农’,还有这么多党员干部带领我们,我们很感激。”村民踊跃发言,谈体会、说感悟,现场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灾后重建工作进入关键期,不只在化隆县,在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房屋受损的村民有的开始自拆自建,有的准备外出务工,县、乡、村三级党员干部借着“万名干部下乡”的春风,走进安置点、板房,宣讲重建政策,鼓舞信心,时刻与群众在一起。

  心中有人民,脚下有力量。循化县清水乡塔沙坡村安置点临时党支部书记、点长多杰始终牵挂着“重振家园”,3月6日,多杰这边一动员,塔沙坡村党支部书记韩迎新那边就在群里招呼起来,大家统一着装,在巷道里清理碎砖碎瓦,劲头十足。

  从地震发生后自助自救,到如今团结友爱,塔沙坡村人排除等靠要思想,在冲锋在前的党员干部带领下,感恩奋进,重建家园。

  9803户、45218人,185个安置点,震后海东市及时安排部署乡科级干部下沉担任安置点点长,受灾地区195个驻村工作队585名驻村干部就地转化为服务站成员,至今未变。每个过渡安置点临时党支部,鲜艳的党旗总是迎风招展,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安置点点长在关键时刻发挥关键作用,群众的桩桩件件就是他们的心心念念。

  从过渡安置到情绪安抚,从物资发放到生活安全,从房屋鉴定到一房一策,从春耕备播到巡回宣讲……党员干部冲锋在前,挺起抗震救灾的“坚强脊梁”,用心用情践行“大灾大难面前考验党性,检验为民初心”。

  如今,受灾群众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住得安心、生活暖心,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成果,群众自发升国旗、唱国歌、感党恩,凝聚起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强大力量。

  “这面墙需要拆除后重建,新砌的墙必须加装钢丝网片,更牢固。”3月5日一大早,民和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邀请的第三方工程公司负责人赵更海,带着工作人员来到官亭镇鲍家村,登记、测量、画图,在掌握每一户的受损情况后,赵更海等人还为每家每户出设计图,最后出设计的具体方案列出所需费用。

  “一户一策”,这是海东市住建部门为提升农村工匠群众的农房建造水平而实行。

  村民鲍春西家的房子被鉴定为C级,最近他要赶在务工前把房子基础搭建好,看见他时他刚好载着一车钢筋水泥等材料回家。

  鲍春西笑着说:“有了专业机构和专业技术人员指导,再加上乡里乡亲的帮助,一定能保质保量把房子盖好。”

  地震使海东约3.8万户群众的房屋受损,为保障村民自建房质量,海东市组织三县对农房施工队伍和人员进行摸底调查,协调建筑材料产销衔接,确保材料供应充足、价格保持平稳,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灾区各乡镇、村开展房屋建设培训和宣传活动,以有效提升农村工匠群众的农房建造水平。

  灾后重建,要把群众放心上,把群众的冷暖放心上,还要把惠民实事和民生福祉落到实处,不断的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在民和县官亭、满坪、甘沟等乡镇,就业局组织的专业技师为村民免费提供装载机、挖掘机、焊工、瓦工、抹灰工等技能培训,培训合格后就可以获得资格证书,就近就业。五个工种,600余人的“订单、定岗”培训,极大的提升了重点灾区劳动力职业技能水平。

  官亭镇官东村村民拜生福报名学习挖掘机,教学点离安置点不足100米,他学得很有激情,他说:“老师教得好,就得好好学,学好以后不仅能就近就业,将来还可以买一个挖掘机自己创业。”

  灾后恢复重建是重大政治任务,是民生工程,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既要与推动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等工作结合起来,更要同受灾群众感同身受。

  “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方面提升”,广大党员干部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项目有序稳妥推进,凝聚起重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