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纤维管

纤维管

光伏组件“尺寸战”再“降温”6家企业联合发布700W+标准倡议差异化下难“一呼百应”行业风向标

光伏组件“尺寸战”再“降温”6家企业联合发布700W+标准倡议差异化下难“一呼百应”行业风向标

来源:爱游戏官网app登录入口    发布时间:2023-12-22 22:45:09

  随着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基于大尺寸硅片的高功率组件是近年来光伏行业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然而,不同企业推出的矩形硅片电池组件尺寸规格不同,也给产业链协同发展带来新的困扰和挑战。今年以来,“始于尺寸与技术,终于内卷与价格”的组件厮杀愈演愈烈。为了抵抗“寒冬”,组件产业链开始“抱团取暖”。继今年7月,9家光伏企业对新一代矩形硅片中版型组件尺寸标准化达成了共识后,近日TCL中环(002129.SZ)又联合天合光能等企业发布关于推动700W+光伏组件标准设计和应用倡议。分析认为,组件尺寸标准统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内的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从而缓解内卷现象,但不是解决行业内卷的根本方法。而组件“尺寸之争”表面看是设计理念不一样,实则是为了寻求差异化竞争力。基于此,标准尺寸并没有达成真正“一呼百应”。

  周期“魔咒”中,光伏产业链带给市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价格下行”。自2023年以来,光伏价格波动式下跌,叠加电池技术迭代提速,行业内卷程度前所未有。

  以12月6日中核汇能2023-2024年第二次光伏组件集采为例,参与投标的组件企业普遍报价低于0.95元/瓦,甚至有企业报出了0.86元/瓦左右的低价。相较于年初1.8元/瓦-1.9元/瓦的水平,这样的组件价格已经腰斩。

  近日,阿特斯(688472.SH)董事长瞿晓铧在2023年彭博新能源财经论坛上直言:“光伏行业现在已处于‘史上最强内卷正在进行时’,大家别期待明年光伏能有特别高的单瓦盈利能力。

  从过热到“冷却”,组件一线的众多光伏企业为了熬过“寒冬”,开始不同以往的厮杀,甚至有“抱团取暖”的倾向。

  近日,TCL中环在官方公众号发文称,与天合光能(688599.SH)、阿特斯、东方日升(300118.SZ)、通威股份(600438.SH)、正泰新能源联合发布关于推动700W+光伏组件标准设计和应用倡议。

  此次倡议核心内容在于,对大版型组件产品规格作出明确。根据约定,各单位700W+光伏组件设计延续既有标准的外观尺寸及安装孔技术规范(组件外观尺寸2384mm×1303mm,长边安装孔距400mm和1400mm),增加790mm孔位。

  今年以来,关于组件产品标准化的动作频频。早在7月,彼时阿特斯、东方日升、晶澳科技(002459.SZ)、晶科能源(688223.SH)、隆基绿能、天合光能、通威股份、一道新能、正泰新能等九家光伏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共同宣布,对新一代矩形硅片中版型组件尺寸标准化达成了共识,即2382mm*1134mm,组件长边纵向孔位距为400mm/790mm/1400mm。

  九家企业倡议行业现行的,以及未来的182系列组件与210系列组件尺寸设计应遵循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标准《T/CPIA 0003-2022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外观尺寸及安装孔技术方面的要求》中的规定以及行业现有的尺寸。彼时业内人士认为,这一联合倡议意味着,光伏行业首次实质性终结纷杂尺寸的历史。

  缘何组件企业尺寸统一的呼声慢慢的升高?一位长期观察光伏行业的人士告诉钛媒体APP,在光伏圈里,似乎很多企业有些过于担忧自己的产品与竞品相比,无法在价格、功率等方面产生优势,从而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到“尺寸”竞争之中。

  一位行业的人说,在行业发展早期,主流硅片尺寸是125mm、156mm与156.75mm,这三种尺寸较为稳定,迭代间隔时间非常长。但在156.75mm之后,硅片尺寸开始失去标准,158mm、158.75mm、161mm、163mm、166mm、182mm等尺寸规格充斥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历数TOP10组件企业近5年主推的光伏组件产品,不一样的尺寸至少出现了30余个。

  “当前光伏组件规格不统一,没有产业协同,缺乏行业标准化,导致行业产能形成大量浪费,组件企业也付出了不菲的资金成本”,上述人士说。

  也就是说,型号越多,与之配套的产业链就越复杂,增加了制造难度、放大了库存风险、遏制了产业规模化。

  隆基绿能总裁李振国日前表态:“能源转型共识已形成,行业规模还会增长,但阶段性过剩的局面随时都有几率发生,可能是下个月、下个季度,也可能是下半年或是明年。”内卷加剧之下,降本增效成为行业的基调。光伏巨头们妥协,也是基于现实的一种无奈。

  晶科能源副总裁钱晶认为,光伏行业尺寸标准化的诉求声慢慢的变大,能源的本质是成本,成本的本质是简单,简单的实现靠标准化。在钱晶看来“光伏行业尺寸标准需要找到最大公约数”。

  然而,从历次发出倡议的企业名单来看,标准尺寸并没有达成真正“一呼百应”。

  据行业人士分析,组件“尺寸之争”表面看是设计理念不一样,实则是为了寻求差异化竞争力,每种尺寸都要配套不相同的型号的硅片、玻璃、背板、胶膜等物料,以及配套不同的电站方案,从而形成一个独特的产业体系。差异化是企业“护城河”的底座,差异化越明显则企业的竞争优势越大,竞争优势越大,则商业经济价值越高,从而能够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若尺寸统一之后,一些在产品性能上缺少竞争力的企业,就可能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落于下风,不排除其会继续走尺寸之争的老路,这也是难以达成一致的关键所在。

  但在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看来,“组件产品标准化的共识达成是行业发展的新趋势的必然结果。光伏组件尺寸标准统一是行业趋势,但彻底走向统一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努力。”

  某下游电站相关负责人谈到,组件尺寸不统一,后期维护更换时,只能从原厂去购买。而组件尺寸统一之后,辅材也能够统一尺寸大批量生产。行业整体的成本也可能下降,产品上也有了更多选择。

  在传播星球APP联合发起人由曦看来,对上游企业来说,组件统一尺寸意味着生产标准的规范,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相关成本;对下游企业来说,统一尺寸有利于采购和安装的便捷,也有助于提高发电效率。

  但朱克力也谈到,组件尺寸统一并不是解决行业内卷的根本方法,但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行业内的协同合作和资源共享,从而缓解内卷现象。

  由曦指出,组件尺寸走向统一,还面临技术标准统一后的执行力度、不同企业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异、市场需求的适应和调整等多重挑战。

  光伏组件尺寸与电池片大小、数量以及电池片封装形式相关,光伏组件尺寸的本质是基于硅片尺寸。

  朱克力认为,目前组件的主要生产企业,频频在组件领域达成统一生产标准,这是一个重要的进步。但是,硅片和电池片的行业统一标准确实难以在短期内实现。

  一般而言,大尺寸硅片宣称的优势主要是其通量价值,做大通量,从而帮助下游电池环节降低硅和非硅成本。因此,基于大尺寸硅片的高功率组件是近年来行业上下游企业创新的主要方向之一。

  由曦称,硅片尺寸也不能无限的变大,太大容易在可靠性方面有一定的问题,而且产业链升级换代将会带来成本上升。从这个方面看,硅片尺寸可能没有最优值,只是与某个时期相匹配的阶段性合理值。

  在由曦看来,组件尺寸并非越大越好,应根据实际的需求和环境条件来选择。在输出功率和转化效率之间,应追求平衡。大尺寸、高功率组件在输出功率上具有优势,但转化效率并不一定随之提高。企业在选择组件时,应考虑发电效率、成本、安装条件等因素。

  刘继茂则提到,光伏组件尺寸是电站安装时考虑的主要的因素。目前600W的组件,2.3米的长度和1.1米的尺寸已经过长过宽,安装十分不方便,组件企业应该在效率上想办法提升,通过提升组件尺寸来增加单块组件功率的方法不可取。

  还有人士直言,即使建立了硅片尺寸的统一标准,如何建立机制维护标准的执行,也是一个待解难题。(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刘凤茹)